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求,依托综合学科优势,整合学界、业界社会资源,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考察及创作实践,实施《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相关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 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包括黑、吉、辽三省,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相似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孕育了无数勤劳质朴的乡民,也滋养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美术创作者们汲取乡土的养分,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乡土画卷。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创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更在于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推动新时期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本课题目标是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青年美术创作者,助推新时代具有乡土情怀的青年艺术家代表。
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创作,是对乡土文化的深情回眸。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以及那勤劳朴实的乡民形象,都成为了美术创作者们笔下的灵感源泉。在东北的地域上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乡土情怀的艺术家,例如:郑艺、陈树中、宫立龙、王岩、赵开坤、韦尔申、吴向东、靳永良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他们通过画笔,将这些乡土元素融入作品中,使得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片土地,更让东北乡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创作,也是情感共鸣的桥梁。乡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当我们看到那些熟悉的乡土场景和人物形象时,内心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美术创作者们通过画作,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观众。他们在作品中融入了对乡土的热爱与眷恋,使得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共鸣,使得美术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创作,还具有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为东北振兴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东北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的振兴,是科技的振兴,是文化的振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然而,正是这些乡土题材美术创作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审视和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更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国内名家,对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的理论讲授及绘画实践指导,让学员深刻领会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的思想性、当代性及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员的艺术理论与创作能力,拓宽东北地域乡土题材美术的艺术视野,重点强调东北地域乡土文化的时代性,培养青年艺术家创作表现劳动人民现代生活的真实状态,体现当下时代印记的艺术精品。
二、 培训项目简介
(一) 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 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
国家艺术基金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资助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范围包括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资助方式包括项目资助、优秀奖励和匹配资助,资助项目立足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努力体现国家艺术水准。
(二) 项目主体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美术学院教学空间面积合计7216㎡,建筑总面积共计8870㎡,拥有天光画室、多媒体教室、机房、智慧教室等教室81间,实验室总面积为1134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量共7000余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50余种。美术学院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700㎡,展线长约360m,共有5个展厅及2个收藏室。目前,美术馆不仅是展示学院教学、创作与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担负着对外文化交流、公共教育以及推动辽宁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三、 培训安排
(一) 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资助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5年12月11日,培训总时长不少于60天,大约80天(包括作品汇报展),其中,集中授课30天。
具体培训安排:
2025年10月9日:学员报到
2025年10月10日:举行开班仪式
2025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线下集中培训、论坛与写生考察
2025年11月11日至2025年12月11日:写生考察和创作阶段
(二) 培训地点
报到与集中授课地点:辽宁师范大学、旅顺太阳沟写生基地(具体地点将在录取之后通过邮件形式告知)
(三) 课程设置
本项目将聘请鲁迅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乡土美术创作专业相关的教授以及国际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组成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1. 课程内容:乡土主题美术创作的形式语言、中西方现实主义美术之比较研究、新时期东北美术代表作品解析、考察与采风等理论和实践课程。
2. 实践交流:举办“乡土题材美术创作”发展论坛,搭建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专业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3. 调研考察:建立东北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教学基地,组织学员深入代表东北特色地域调研考察。
4. 成果展示:举办项目学员优秀作品展,共享经验互助提升。
(四)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学习占40%;最终完成创意作品占40%。
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 培训成果展示
集中培训学习结束后,将举办学员成果展。
另外,要求学员经过集中培训后,每人撰写一篇关于东北地域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专业相关的高质量研习论文。
(六) 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 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 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 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四、 培训对象
(一) 培训对象遴选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通过竞争择优入选学员30名。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职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 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2. 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3. 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5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招生范围包括:全国各类相关专业院校师生、行业相关工作者。
(二) 录取方式
1. 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依据报名者提交的个人资料,按照“综合评定、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遴选学员。
2. 在相对均衡各地区比例的基础上择优录取30人,并报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审核确定。录取名单审核通过后,向学员发送录取通知。
3. 录取人员须在指定日期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报到手续,因学员个人原因未能按时报到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视情递补。
五、 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本简章发布之日至2025年9月30日24点。
(二)报名方式
登录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官方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下载报名表(见附件1),如实填写。报名所需提交材料如下:
1. 报名表:扫描成PDF电子版。命名方式:“01-姓名-单位-报名表”。
2. 代表作品(2-4幅):本人独立或参与创作的作品;命名方式:“02-姓名-作品名称-工作单位”。
3.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PDF格式)。命名方式:“03-姓名-单位-身份证”。
4. 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扫描件(PDF格式)。命名方式:“04-姓名-单位-学历证书”、“04-姓名-单位-学位证书”、“04-姓名-单位-职称证书”。
5. 如在报名表中填有相关比赛获奖信息,请提交与之对应的获奖证书扫描件(PDF格式),所有获奖证书扫描成一份文档。命名方式:“05-姓名-单位-获奖证书”。
请报名者将以上材料以及附件三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于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名称为“×省×市×单位《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报名材料”,务必于2025年9月30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603987878@qq.com,邮件标题格式:“姓名-单位-新时期东北地域乡土主题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报名”。
(注:上述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一经发现弄虚作假,无条件取消录取资格;材料提交后概不退还,请自行做好备份)
(三)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2025年10月9日(9:00--17:00)
报到地点: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
六、 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 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2《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二) 联系方式
报名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老师、 魏老师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电话: 15998620888、18909851978
邮箱:603987878@qq.com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
邮编:116021
(三) 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项目主体所有。
扫描二维码查看附件
附件一:学员报名表

附件二:培训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附件三:学员报名汇总表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官网:
https://art.lnnu.edu.cn/